再去青果巷
甘草
青果巷是属于常州这座城市的精神记忆,也是令我魂牵梦绕的“圣地”,附近的雪洞巷曾是我父母亲居住地,不远处的约园(赵园)是我嬉戏和游泳之处,也曾经是名医辈出、杏林春暖的一块风水宝地。
有人发出的这样的感叹:“青果巷,你手指不经意地指向一处,那便是一位或多位历史名人的故居。可以这么说,这是一条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绝无仅有的‘名人巷’”
曾记得,2019年5月1日,艳阳温煦,青果巷“开街”第三天,我不顾“错峰旅游”的劝告,随着摩肩接踵的人群来到青果巷19-5号,门口的标志牌上写着“三锡堂,清末进士汪赞纶故居。汪赞纶(1839-1921),江苏典业公会会长,被誉为‘模范缙绅’”。院内有一株高大的橘树,据说是当年三锡堂的遗存。佇立在橘树前,一幅幅与三锡堂相关的清晰画面,如影历历,呈现眼前。为此我写了一篇《三锡堂的慎蓉基金》的文章发表在《再看青果巷》一书中。
曾记得,我与同事合写的《在青果巷“潘宅”建立名医王肯堂纪念室的提议》,得到了常州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共常州市原书记汪泉在2019年5月6日批示,认为此举“有利于丰富青果巷名人名居的内容。”
曾记得,从2019年6月份起,每周二上午去位于青果巷22号的广誉远(常州)国医馆上班,开方、针灸、拔火罐、三伏贴……
然而,随着“疫情”不速之客的袭击,青果巷几乎成了“空巷”,我也整天被困在家里,继续收集和整理有关青果巷名医的资料,其中有唐荆川的第十四世嫡孙唐玉虬(1894-1988)的《玉虬医话》,唐玉虬写给常州钱氏儿科第十一世传人钱育寿的信札,以及建言献策《关于编纂青果巷中医文丛的提议》。
我期待着,疫情警报一旦解除,第一件事,就是去青果巷,去参观贞和堂的唐荆川纪念馆。去走访唐荆川的后裔唐蜀华先生,去替等待已久的患者号脉诊疗。去重踏青果巷的熟悉路面,去重新感受青果巷的文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