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博客问我,
老城厢最难忘的是什么,
在朦胧的记忆里,
难忘化龙巷小小的水井。
井水清澈香甜。
那是我祖祖辈辈,
吃饭喝水,
洗洗涮涮赖以生存的心中清泉。
它装着日日月月,
它装着童年的梦幻,
它装着妈妈屋子的歌,
它装着六十年代化龙巷最长寿,
百岁太婆慈祥的笑脸。
半个世纪过去了,
可是我还十分怀念,
井栏上可爱的早晨和黄昏,
总像一幅幅图画出现在我的眼前。
小小的水井坐落在,
园子里方方井台的的中央,
四周边浅浅的阳沟,
把水汇聚进长满青苔的阴沟板。
井台上有个淘米水大缸。
每天清晨我起床洗脸,
井台的有把木吊桶已装上水,
早起的人,
吊起用剩的水留在桶里,
方便后来人。
我拖着木屐板洗脸刷牙后,
喜欢崆峒崆峒吊水玩,
要真吊起水,
还是很有点技术含量的呀!
我佩服大人们麻利快速吊水,
淘米洗菜汰衣服,
在井台上说说笑笑,
很温馨的拉家常。
寒冬腊月天,
上面雪花满天飘,
暖哄哄的井水似温泉,
洗衣用水不激手。
相反夏天烈日下的井水冰冰凉。
家人会把吃剩的,
饭菜放进竹篮吊在井里,
再也不会馊,
有时候买个西瓜用网兜吊在水里,
晚上乘风凉再吃多惬意,
清凉甘甜的滋味令人想起都口水直流。
后来后来......
七十代年我下放太婆走了,
化龙巷十几间祖屋归公了。
春风小园的老水井,
留在记忆中,
唯有老城厢的梦里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