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俗称“腊八” ,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那在古时候的人在腊八这日子都会干点啥呢?主要是熬煮、赠送、品尝腊八粥,并举行庆丰家实。同时许多人家自此拉开春节的序慕,忙于杀年猪、打豆腐、胶制风鱼腊肉,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传说人们过腊八节以及喝腊八粥,是与“赤豆打鬼”的风俗有关。传说古代,人们认为大人小孩身体不好是由于疫鬼在作祟,这些恶鬼单怕 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 红小豆、赤小豆 熬粥,以祛疫迎祥。
现在有很多人不爱吃腊八粥的,觉得熬起来比较麻烦,即使每样只放一点,加起来也有一大锅,吃他个两天或三天就会有烧心感,也有些人不喜欢吃豆,就像我家儿子,凡是有豆的食品都不吃。一年一回腊八,也就象征性地煮上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