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记忆常州.常州市历史文化研究数据库”项目市民参与内涵,多维度讲好常州历史文化故事,12月3日,常州市互联网新闻中心特别策划组织了一批影响力网络创作者探访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特色江南水乡焦溪古镇。
江南古镇 古韵悠长
焦溪位于武进、无锡、江阴三县交界之处,一望三县,拥有山峦环抱、水浜纵横的地缘优势。作为古镇,焦溪有着700多年的历史。相传元末明初时,朱元璋塾师焦丙在此设塾授徒,所以称焦店,后来人们为了以水克火,又改焦店为焦溪。焦溪保存着几百处完整的明清建筑,成片街区“一河、四桥、五街、十三弄”也依旧完好。此外,焦溪更是人文底蕴浓厚,文脉不绝。上古虞舜、春秋季札在村落周边留下生活印记,舜山学所、鹤峰书院、菊花诗社等学所培养出众多贤才,同时焦溪拥有较多的稀世氏族,如“是、承、徐、奚”等。
穿行在古镇的长街短巷,常州市文广旅局副局长、常州市博客文化研究会顾问周晓东介绍,焦溪拥有比较特别的营造技艺,古镇传统建筑大多运用黄石半墙砌筑,与其他粉墙黛瓦的江南水乡古镇有明显差异,也使得焦溪成为江南水乡古镇的独特类型。之所以用黄石砌筑,是因为黄石拥有质硬身重的特质,可以起到防潮、防洪、防盗的作用。此外,焦溪人在生活中格外强调住宅风水,诸如方形窗牖、镇宅器具等在古镇中随处可见。
舜风舜水 她在焦溪
采风活动结束后,周晓东在焦溪古镇申遗工作指挥部举办了题为“舜风舜水,她在焦溪——一个江南古镇的申遗梦”的文化讲座。“舜”指舜山,相传为虞舜经行之地,常州话中与“顺风顺水”同音,故以此作为焦溪的宣传用语。
周晓东从“梦想之源”“梦素之析”“梦圆之路”三个方面介绍了焦溪申遗的基本情况。一个小时的讲座中,周晓东深入浅出,举了大量的实证,用丰富的理论和图像资料介绍了焦溪申遗的背景、优势、过程和目前面临的问题,让网络创作者们对于世界遗产申请的过程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周晓东和在座的网络创作者们也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解答了关于焦溪申遗过程和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方面的一些疑问,大家在交流中对焦溪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网络创作者“银蛇飞舞”说:“每年都会来焦溪几次,但了解不多,此次故地重游,大大加深了自己对焦溪的认识,收益颇丰。”
本次焦溪文化之旅是“记忆常州”历史文化研究数据库建设系列之文化采风活动之一。(摄/王汇廉 朱福俊 岳勇 方南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