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保护我们的个人信息?
保护个人信息,表面看各级各部门都非常重视,从全国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到基层派出所、社区,都有一整套保护个人信息的具体措施。但从现实生活中看,个人信息根本得不到保护,手机上每天收到一堆垃圾信息就是最好的证据。
保护个人信息,首先要有自我保护意识,这话说得多么冠冕堂皇,可是只要你出门、办事,处处都有泄露个人信息的可能。如小区门禁刷脸,乘坐公共交通,银行办业务,网上购票、购物,进医院、影剧院、图书馆、博物馆、收费公园等公共场所无一不要提供个人信息,在网络上下载一个APP或你需要用到的东西统统都要填写个人信息。尤其是疫情期间,除上述部门要出示健康码,连大型超市也不例外,单纯给门岗看一下健康码没有问题,可是已有不少单位安装了健康码扫码机,要知道健康码里有全部个人信息,只要你一扫,你的个人信息便暴露无遗。一天暴露多少个人信息,连自己也弄不清。
所以,提醒公民做好自我保护仅是一个方面,关键是那些采集个人信息的单位必须杜绝泄露个人信息的漏洞才是上策。
各级政府要有态度,监管部门要有对策,处罚打击要从重从严。根据目前泄露个人信息泛滥成灾的特殊情况,建议政府成立专门机构,专业严厉打击泄露和买卖个人信息犯罪活动。发动全民参与,凡是接到垃圾信息和骚扰、诈骗电话的用户,将截图发给专业部门,由他们追根溯源,予以打击,有一个查一个,查一个罚一个,有人检举,就有结果。这样做,开始的工作量会很大,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一旦形成强大攻势,此类违法犯罪活动将越来越少。
或许,有人说我这是异想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