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果巷掠影》 文、攝影/岳 建
青果巷西侧改造工程已竣工,乘个腈朗的天气,送了小孩去学校,到青果巷东西两侧去散散步。初春的早晨,行人稀少,偶有几名过路客,抓紧时间拍照。
青果巷是常州老城厢保留下来,面积最大的了。四周高楼林立,开发商虎视耽耽,恨不得扑上来吞掉这块黄金地段。若不是青果巷先贤们后代地位显赫,若不是我市有识之士据理力争,原市规划局头儿都是外地人,恐怕早推土机轰鸣,夷为平地,商住楼昂立了,西瀛里、怀德桥那边不是旧貌换新颜了,向北总算留下前后北岸那片老宅,可能是东坡文豪终老处,他在冥冥之中一直护佑,使居心叵测的人不敢造次吧。许多老城厢原址还留块路牌(乌龙庵等),让原先居民留个念想,有的地方干脆路名更新,使在外游子回来,一脸茫然,难辨东西南北,儿时的老宅呢?
漫步在青果巷石板路上,名人祖宅历历在目,只是紧闭大门,可能还暂不开放吧。总觉的象座房屋博物馆,虽已修葺,还感到少了许文化底蕴,还有那些不伦不类的商店,是利益所趋吧,传统小吃应该保留,可“常州味道”呢?还是环保不达标?市政府投资了大量资金,人力和物力,也不容易,但看不到居民们,似乎没有人间烟火,仅有河边几户人家。去看看西边青果巷,仍没看到李伯元故居,晚清谴责小说作家,所著《官场现行记》一书,当时引起社会轰动。高高的门墙《戴家弄》,引人注目,入内右侧,有个袖珍庭园,亭子假山花卉,幽净雅致。沿街房屋紧闭,但门框上都写了房主姓名,不久主人将会返回。有几户人家大门口墙内有石碑砌入,就是上面的字迹模糊不清,难以辨认。
青果巷,就这样素面朝天展现在游客面前,柳树已吐新芽,小草已钻出地面,墙边的茶花还在绽放。辉煌已成过去,今后如何再创辉煌,挖掘它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是有关部门思考的课题,不妨兄弟城镇去取点真经来,现如今只能走马观花溜一圈。
2021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