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苋菜有感》 文/岳建
苋菜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它除了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一般成分之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维生素,还有钙、铁等高含量的矿物质,和高含量的膳食纤维。苋菜具有预防骨质疏松、贫血,维持和增进视觉功能、延缓衰老和增进肠道功能。苋菜有红色、绿色、红绿相间等颜色。它喜温、喜光,最适生长温度为23~27度。
既然苋菜有如此营养,利用空地种植点。我们江南地区是清明前后播种为宜。今年三月底,气温以达初夏气候,4月10号后已达30度以上。谁知13号一场大雨和狂风过后,气温骤降至十几度。苋菜播种后,迟迟不见发芽,左等右等,只见杂草长出不见苋菜发芽。本人种菜多年,第一次遇到。是种子不好?询问种子店老板,老板说“立夏三鲜”,苋菜是其一呀,人家都出了,你盖薄膜了吗?我恍然大悟,春天气温多变,要盖薄膜催芽的。“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只能翻土晾晒后,重新播种,几天后苋菜发芽了。随后走访一些村民,除大棚内,他们都用薄膜覆盖的,所以苋菜都长到七、八公分高了。
苋菜不发芽,可以重新播种,无非比他人晚半个月尝鲜,损失不大。从这件小事看出,许多事情我们主观上是努力的勤奋的,但客观因素多了,就达不到我们的期望和目标。抬头看社会上,三年疫情反复无常,人们不是谈“疫”色变,而是稍有疏忽,麻烦来了,管理不严,互相感染,小区、街道乃至全市封控。封控是不让病毒蔓延,有效做到动态清零,是好事,也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可带来的问题无数:首先是吃饭问题,食品供应如何?其次老病号就诊问题,行动不便,令人担忧,子女无法前往尽孝。再者停课、停市。学生居家线上学习,如线上有益,那么今后无需老师面授了,这样的学习是打折的。停市,服务行业、小商小贩,只能居家干着急,谁来补贴?国企民企也一个样,无员工来上班,哪来效益,如何生存?虽然有纾困解难一系列利好政策,只不过是解决燃眉之急,日后的日子怎么过?一根钢锭,如测出来有内伤(裂缝),还能用吗?只能报废呀。
笔者从事公共交道事业多年,服务与客流量是硬道理,客源都没有,何来营收?公交、地铁、动车、航空、水运都停运了,要知道为了以上行业正常运行,有调度、管理人员、后勤人员及维修人员,这些人员都是庞大的开支。民企更是苦不堪言,原材料涨价也罢了,却物流运输受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还有员工们嗷嗷待哺,房租还要支付,度日如年呀。
我们知道臻于至善,干任何事情不能一蹴而就的,但因疫情,各个环节都打乱了,要想复工、复课、复市正常开展,都需要加力“补课”的,要下几倍的功夫和时间。压抑重重,尤如蛟龙困在沙滩上,无法施展手脚。
大城市管控与封城,付出的代价更大,是否有捷径可走?近千万人的省会城市合肥,不封城,城市正常运转,三个星期就把新冠清零了,他们是如何做到的,用什么方法,应该全国推广呀,需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做到精准防控,缩小封控范围。
有人说,你是杞人忧天,什么?虽是古稀之人,“位卑未敢忘忧国”,谁不希望国泰民安,祖国蒸蒸日上,繁荣富强!对付新冠病毒,看来要打一场持久的“战争”,时刻警惕,不能松懈的,随着疫苗的注射和新药的研制成功,在这非凡的时代,中华民族一定能战胜新冠病毒!让我华夏大地,再创辉煌。
2022年5月15日
各种色彩的苋菜
第二次播种的苋菜发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