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平常语(原常言道) 2022年8月30日-2022年9月3日新话题

常言道 最后编辑于 2022-08-30 10:09:33
2246 19 12

一名怀孕女老师依然坚守讲台,家长会上穿着孕妇装开会,被家长拍了下来,发到网上引发争议。学校竟然对老师进行处罚:全校通报批评、扣除绩效奖励。这位老师对工作非常敬业,但有些家长认为老师服装不得体,也有些家长纷纷替老师打抱不平。对此,来说说你的看法吧。请注意,每周六晚截稿)

小启:本期起,《常言道》栏目更名为《平常语》

2022年,《文笔塔·观点》版每周二出版 

8月30日常言道刊发名单:

泉水涓涓、辞柯


A0520220830C.jpg

图片描述



收 藏
点 赞
分 享
表态的人
  • 文学院
  • 富贵吉祥
  • 泉水涓涓
  • 嫳屑男子
  • 张秋生
  • 无所求
  • PAL
  • 顺其自然者
  • 西江月
  • 陆吾
  • 方块糖
  • 辋川集
发送

19条评论

  • 如此苛责,确实过了
    某校一名怀孕数月的女老师坚守讲台,却因在家长会上穿着孕妇装开会,被家长拍了下来,发到网上引发争议。学校竟然对老师进行全校通报批评、扣除绩效奖励这一严厉处罚。虽然穿着孕妇装不得体,但如此苛责,确实过了。
    穿着孕妇装上课虽然不得体,但家长将其举报并拍摄发在网络上实在不妥。家长此举无非是觉得女老师怀孕数月上课且穿着孕妇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本意是好的,但做法实在欠缺考虑。这不仅打击了女老师的敬业精神,更对其未来的职业生涯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将女老师举报并发在网络上虽能表达内心的不满,但对问题本身却缺少实质性推动。
    学校此番严厉处罚容易引起其他教师心寒。女教师勤勤恳恳数年,怀孕数月却依然坚守岗位,兢兢业业,并没有犯原则性上的错误,只因家长的一份举报,就对其进行严厉的处罚,让这本可以协商解决的问题被无限放大。这难免使得其他老师引发想象,当自身发生了类似事件时,学校是否会是这样的处罚,抑或是更加严重。
    苛责背后,存在针对女教师怀孕的制度问题不容忽视。在女老师的自述中曾提到“插队怀孕”,怀孕要报备,插队怀孕要被责备,学校的这一制度明显不合法。即便不存在“排队怀孕”这一制度,怀孕数月的女老师也应呆在家中休息,由学校安排其他老师接手其工作,但学校却任由其挺着大肚子给学生上课,那么其生命安全将由谁来保障?倘若突发状况,那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应及时完善相应的制度,重视维护怀孕女教师的权利,灵活合理地安排工作时间。
    一位怀孕数月的女老师,在家长会上穿着孕妇装,牵扯出家长和学校教师权利保障制度的诸多问题----家长对老师或者学校教育存在疑问,应及时沟通交流,而不是直接进行举报;在老师与家长产生的问题上,本该公正处理,却进行不合理的严厉处罚;在教师怀孕制度上,本应合法安排,却用所谓的“排队怀孕”限制损害教师权利。学生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培育学生的园丁,对老师的尊重不应该只在口头上,还应该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尤其是对怀孕女老师要宽容,但不纵容,应给予其更多的呵护。
    2022-09-03 17:24:31 0回复
    1
  • 如此苛责,确实过了
    某校一名怀孕数月的女老师坚守讲台,却因在家长会上穿着孕妇装开会,被家长拍了下来,发到网上引发争议。学校竟然对老师进行全校通报批评、扣除绩效奖励这一严厉处罚。虽然穿着孕妇装不得体,但如此苛责,确实过了。
    穿着孕妇装上课虽然不得体,但家长将其举报并拍摄发在网络上实在不妥。家长此举无非是觉得女老师怀孕数月上课且穿着孕妇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本意是好的,但做法实在欠缺考虑。这不仅打击了女老师的敬业精神,更对其未来的职业生涯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将女老师举报并发在网络上虽能表达内心的不满,但对问题本身却缺少实质性推动。
    学校此番严厉处罚容易引起其他教师心寒。女教师勤勤恳恳数年,怀孕数月却依然坚守岗位,兢兢业业,并没有犯原则性上的错误,只因家长的一份举报,就对其进行严厉的处罚,让这本可以协商解决的问题被无限放大。这难免使得其他老师引发想象,当自身发生了类似事件时,学校是否会是这样的处罚,抑或是更加严重。
    苛责背后,存在针对女教师怀孕的制度问题不容忽视。在女老师的自述中曾提到“插队怀孕”,怀孕要报备,插队怀孕要被责备,学校的这一制度明显不合法。即便不存在“排队怀孕”这一制度,怀孕数月的女老师也应呆在家中休息,由学校安排其他老师接手其工作,但学校却任由其挺着大肚子给学生上课,那么其生命安全将由谁来保障?倘若突发状况,那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应及时完善相应的制度,重视维护怀孕女教师的权利,灵活合理地安排工作时间。
    一位怀孕数月的女老师,在家长会上穿着孕妇装,牵扯出家长和学校教师权利保障制度的诸多问题----家长对老师或者学校教育存在疑问,应及时沟通交流,而不是直接进行举报;在老师与家长产生的问题上,本该公正处理,却进行不合理的严厉处罚;在教师怀孕制度上,本应合法安排,却用所谓的“排队怀孕”限制损害教师权利。学生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培育学生的园丁,对老师的尊重不应该只在口头上,还应该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尤其是对怀孕女老师要宽容,但不纵容,应给予其更多的呵护。
    2022-09-03 17:22:29 0回复
    0
  • 让家长监督回归教育本心
    近日,一张“女教师穿着暴露”的照片引发热议。据悉,这位女教师在家长会上因怀孕而穿着孕妇装,被一名家长误认为“透视装”而拍下。学校因此重罚了女教师。女教师发长文控诉,得到了很多网友的同情。
    仅仅因为穿着“孕妇装”,通报批评、扣除绩效便接踵而至,学校实属有些小题大做。然而,我们要看到,学校之所以如此处置,还是因为有家长的举报因素在里面。对于学生来说,这名女教师在事前曾与学生商量,告知他们自己的身体状况,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因此,穿着孕妇装并没有引起孩子们的不满。相反,在这过程中,他们也学到了怀孕时的穿着常识和平日里要尊重他人的文明习惯。对于家长来说,这名女教师如此尽职尽责,怀孕后仍然坚守岗位,没有缺课也没有早退,何必抓着一些穿着问题不放呢?家长之所以拍下照片并举报,无非是因为他们心中怀有焦虑。
    “你看,女教师穿成这样,明显会分散我家孩子注意力,这样学习成绩怎么可能提高?不行,我得举报,改变这种不良风气!”家长的举报肯定是为孩子着想,只不过举报这种行为太过了。而学校在接到举报后,必要时也会加重惩罚,以安抚家长的心。毕竟对于学校来说,名声最重要。事实上,随着新一代家长的学历日趋饱满,家长监督在学校教育占的比例也逐渐提升。现在的家长一听到风吹草动便会开展行动,轻则微信联系,重则亲临学校,给学校和教师不小的压力。在压力背后,实际上是家长的焦虑。他们担心自己的孩子得不到最好的教育,因而才对学校时时警惕,对女教师的穿着“吹毛求疵”。然而,学校和家长的互相信任才是提高教育效率的关键。学校肩负着教育学生的职责,教师承担着教育学生的任务。身为家长,理应尊重理解。这不仅是对学校教育的信任,也是对自己孩子的信任。如果孩子都没有对此不满的话,家长也没有必要大张旗鼓的讨伐学校和教师。当然,如果有严重违法行为,还是要监督举报的。
    教育,就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所施加的教育影响,这种影响,有学校层面的,有社会层面的,也有家庭层面的。我们只需要看着孩子健康茁壮成长就好,实在没必要对教师的行为步步打量。信任教师,在教师联系时,提供理解和帮助,让家长监督真正与学校教育相互融合,这样或许能给自己的孩子最好的教育吧!
    2022-09-03 10:18:00 0回复
    1
  • 穿孕妇装也要被举报?教师身份不应该成为道德绑架的靶子

    看起来,一切无端的指责都源起于他们所背负的“教师”身份,那仿佛是一个无形的靶,任何再平常不过的举动,都可能让他们暴露在危机之下。

    近期,一名怀孕的女老师在家长会上穿着孕妇装开会被家长拍了下,随后视频流传至网络并迅速引发争议。事后,校方对老师作出全校通报批评和扣除绩效奖励的处罚。
    家长以一种异样的眼光审视老师的孕妇装是事件的导火索。孕妇装有什么特别的呢?无非是宽松的棉质长裙,腹部隆起处被撑得微微收紧,再无其他。而家长却以“衣着暴露”、“败坏师德”之词来形容教师之着装,不可谓不夸张。孕妇装在国内流行数十年,穿过的孕妈妈更是不计其数,不知言辞激烈的看客们打下长串字符后是否能回想起自己或者家人穿着孕妇装时的生活点滴。这样的批评无疑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随后校方以莫须有的罪名克扣老师的奖金又添了一把火。2022年发布的《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与教师着装要求关联最为密切的是“坚持言行雅正”,实为要求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举止文明,作风正派。以上种种,与女教师的孕期着装都不冲突。反倒是教师孕期还坚持工作,为学生们树了一面“勤勉敬业,乐于奉献”的靓丽旗帜。作为教师群体的利益共同体,学校在教师并无过错的情况下,不仅没有保护老师的正当权益,反而被看客裹挟,以“自罚三杯”息事宁人,寒了教师的心,也难称正义。
    回顾近期的教育舆论场,涉及教师行为举止的热闹新闻不在少数,前有教师下班送外卖被叫停,后有教师假期出游晒照被抨击,然后再是穿孕妇装上班被处罚。
    看起来,一切无端的指责都源起于他们所背负的“教师”身份,那仿佛是一个无形的靶,任何再平常不过的举动,都可能让他们暴露在危机之下。
    但我们应该知道,在踏上讲台成为教师之前,她首先是女儿,是妻子,是孩子的母亲。
    当大众审视的目光落到教师身上时,他们似乎再也不能正视这样一个“人”。他可能是一个需要养家糊口的父亲,用兼职来的薪酬覆盖家庭开支;她可能是一二十五六的丫头,和假期出游的你我无异;她可能是一个敬业的母亲,怀胎十月,她只想尽她所能完成工作。
    但就因为他们是教师,他们需要“高风亮节”,不食人间烟火;他们需要“兢兢业业”,忙里偷闲也不被允许;他们需要“着装得体”,哪怕身怀六甲,穿孕妇装也得斟酌再三。
    擅用道德绑架的人,他们的目光似乎一刻也离不开这些“圣洁”的职业和背后的人。殊不知“道德”是用来约束自己,而不是评判他人的。而所谓“圣洁”,并不是一个抽象的特征,那更像是一个个具体的人用尽最大的善意去构筑的一尊雕塑,它象征着神圣与完美无缺,但走近看,细节处也有缺憾。
    我想起费尔巴哈一段关于“上帝是人的自我异化”的观点,化用至此大概是“人类的社会生活创造了教师职业,他们崇拜教师,把最多的尊敬和地位奉上,而人群和教师却越来越疏离,以至于人群无法接近那些“神圣”的教书人,而教师也再也无法回到创造他的平凡社会中。”
    2022-09-03 09:55:07 0回复
    0
  • 女教师首先是人,不是神
    龙城筱和

    近日,有一位怀孕女教师在开家长会时穿着孕妇装,被家长拍照并传到网上,引发争议。学校竟然对该教师进行了严厉的处罚。这则新闻让同样是从事教师职业的笔者感到痛心疾首,作为当代职业女性,笔者也感到当代职场女性的悲哀!

    诚然,教师是一份神圣的职业,肩负着为青少年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被喻为“园丁”“红烛”。因此,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成为每一位师者的道德律令和内心守则。然而,我们在对教师寄予莫大期冀的同时,是否会遗忘,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他们拥有人之为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比如选择衣着的自由。该名女教师并没有违反中小学的规定,穿上奇装异服上班,而是因为特殊的身体原因穿上孕妇装,并没有影响正常教学,更不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只是因为某个家长把孕妇装的照片传上网络,才引发争议。因此,该家长已经严重侵犯了这位女教师的肖像权和名誉权,应该受到惩罚的是那个庸人自扰的家长!肖像权包括制作权、使用权、公开权等,该家长未经当事人同意,擅自使用并公开女教师的照片,并对当事人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这会极大地打击教师的尊严和作为一个社会公民的基本安全感。

    再从两性平等的视角出发,女性在孕期拥有休息权和劳动安全等权益,怀孕七个月以上不得安排加班或夜班。女教师不顾身怀六甲,毅然坚守讲台,并参加家长会,这种敬业精神理应让人肃然起敬。但却不幸遭到家长的误解、学校的惩罚。不但女性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教师的尊严更是斯文扫地,情何以堪?理何以容?

    笔者在此真诚地呼吁全社会真正做到尊师爱教,首先让教师回归“人”的原点,再让他们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成长为足以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的良师。如此,则是教师之幸,少年儿童之幸,更是国家之大幸!
    2022-09-02 22:50:22 0回复
    0
  • 严格的管理制度背后应该具有人文关怀
    近日,一名怀孕女老师在家长会上穿着孕妇装开会,被家长拍下并传到网上。学校对该老师进行了处罚:全校通报批评、扣除绩效奖金。笔者认为,学校此举缺乏学校应具有的人文关怀。
    校有校规,为了让学校正常、高效运行,学校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是无可厚非的。在“女老师穿孕妇装开会”一事中,学校认为女老师服装不得体、违反学校规定,为了维护制度,学校对女老师进行了处罚。但学校此举只看到了制度的重要性,却忽略了没有人文关怀的制度是冰冷的、毫无意义的。
    女老师怀孕却坚持为学生开家长会,体现了一名女性教师的坚持、敬业以及对学生真心实意的关心。这位女老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她的所作所为能够让学生们真切感受到学校老师对学生的用心,而学校毫不留情的处罚无疑是对女老师师德的否定,因为一件衣服就否认女老师的努力,这不仅会让这位女老师寒心,也会让女老师的学生寒心。
    女老师穿孕妇装开会,是因为其怀孕导致身体不便,穿孕妇装能让身体更加舒适,学校对此处罚,很有可能向学生传达错误的思想,让学生们认为冰冷的制度是高于人的身心健康的。此外,孕妇、女性,在某种程度上,都是需要特别关心爱护的社会弱势群体,学校应该尽可能通过富有人文关怀的举动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充满大爱的社会,而不是一个冷漠无情、对女性无比苛刻的冷漠社会。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学风正、思想正是学校的基本要素,学校的行动举措潜移默化中会影响学生。所以一所好学校应该具有温度,具有学校所应该具有的人文关怀,让学生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严格的管理制度固然能够让学校高效运行,但是严格的管理制度必须和人文关怀相结合,学生在这样的学校中成长,才能严肃又不失宽厚,严格又饱含宽容,形成健全的人格。
    2022-09-02 22:33:51 0回复
    1
  • 理解,不应是社会的稀罕物
    辋川集

    近日,一名女教师怀胎八月依旧坚持上课,却因身穿孕妇装,被家长举报勾引学生,结果女教师被处分了,不仅被全校通报,还被扣除了当年的绩效,三年内不得评优。此后这名女教师对此事第一时间做出回应,称自己执教四年期间没有请过假,没有旷过课或是缺席一次会议,意外怀孕后出于对学生的愧疚,上课比以前更加卖力,尽管如此,学校还是对女教师进行了严厉的处罚,甚至给她套上了“衣着暴露、师风不正、师德败坏”的“罪名”。这件事在网上曝光后,迅速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在这里,笔者认为女教师也是女人,用“师德师风”去苛求一位孕妇,实在是毫无同情心,不体谅教师的辛苦就算了,还举报教师;面对家长的指控,学校不敢为教师发声,反而处罚教师。一层层下来,竟看不见一句有温度的话,这样下去,学校还能培养出有温度的学生吗?

    自古以来,尊师重教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标志。《后汉书·孔僖传》中有“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尊敬师长,尊重其所传之道;韩愈在《师说》中这样阐述师者:”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意思是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从199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法律手段保障教师的合法权利,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对中国牢固树立尊师重教、尊师敬长的良好社会风尚起到重要的稳定的保障作用。然而,如果人们不去学会理解他人、理解老师的艰辛,那么他们又怎么能学会默默地尊重传道授业的老师呢?理解,不应是社会的稀罕物,而应该去弘扬它,让更多人学会理解,以己度人,学会尊重。

    首先,学校应该对所有教师一视同仁,不看教师的家境,在为教师评定职称的时候,以教师的能力为主,不乱用权力,坚决毫无私心,对待教师的工作,要多予以肯定与褒奖,多鼓励教师,让教师对工作充满热情,因为只有对工作有着万分的热情,才能教育出更加优秀的学生;其次,学校尊重家长的同时,也要尊重教师,当教师和家长发生冲突的时候,学校应该第一时间调查清楚原因,和家长、教师好好沟通,做出公平公正的、有温度的处理,若家长做错了,向教师进行道歉,也能引导学生尊重教师,保持教师在学生心中的权威。最后,家长应给老师足够的尊重,学会理解老师工作的不容易;学校应该格外照顾怀孕教师,能坚守在教学第一线的她们是非常不容易的,人性化的学校可以破例让这些怀孕的教师偶尔坐着上课等等,防止教师发生意外情况。

    理解,不应是社会的稀罕物。前有女教师生二胎被家长指责,后有女教师穿孕妇装上课被家长举报,教师本就是份不容易的工作,教师在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的同时,社会各界、学校和家长也应对老师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这样老师才能安心站在讲台上为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才能共同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022-09-02 19:36:34 0回复
    2
  • 适当限制引导,谨慎挥舞处罚大棒
    身怀六甲的女教师坚守三尺讲台,却因身穿清凉的孕妇装被前来开家长会的家长拍下照片发至网上。一石激起千层浪,网上争议纷纷,现实中女教师也被扣上了“衣着暴露,师风不正,师德败坏”的帽子并被加以全校通报批评,扣除绩效奖励的处罚。
    网上众说纷纭,一为“该女教师意外插队怀孕,校领导颇有微词,甚至责备。”就目前的信息而言,我们尚不能确凿地断定校方故意针对该女教师,且新闻中的女教师身着孕妇装面料轻薄,看上去有点“透”。《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中明确提出,教师必须注重自身仪表,不能穿超短裙,吊带衫等进入校园。女教师身着性感服装进入校园不符合我们对于教师职业的认定,也不利于教师日常的教学活动,对于学生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家长出于为孩子考虑的忧患之心,拍照发给校方,本意应该是为了让学校出面做出正确的引导。学校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肃杀一些不正之风,私下对女教师进行谈话,做出正确的指引是应当的。
    着装问题事小,被扣上师德败坏的帽子事大。一名女教师因着装问题被全校通报批评,这将会给她的职业生涯抹上一个难以洗清的污点。本来私下谈话批评就可以改正的问题,却被搬到台面上受人指指点点,这不仅让女教师名誉受损,学校也会给人们留下“没有人性关怀”的刻板印象。这对于女教师和学校都是极为不良的影响。
    教师规范着装是不容质疑的,但也理应考虑到特殊的人群。孕期的女教师穿孕妇装是合情合理的需求,而不该被拿来大做文章。女教师怀孕后还坚守讲台,这种兢兢业业,对学生负责的精神本该值得我们赞扬,而不是揪住一身有点“透”的孕妇装就加以严厉处罚。清凉的孕妇装与“师风不正”不该被画上等号,教师的尊严也需要被维护。适当的限制,指引,规劝,批评有利于促进校风校训的良好发展,但动辄挥舞处罚的大棒则过犹不及,与为了学校更好地发展的初衷背道而驰。
    2022-09-02 19:06:08 0回复
    1
  • 应给职场孕妇更多关怀与宽容

    柏文学

      当我们用最美的语言和最真的情感来歌颂伟大的母亲时,当我们严肃地思考母亲决定着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时,当我们担忧老龄化社会急速到来人口失衡时,当我们期待年轻人勇生二三胎阻遏生育率不断下降时,同时就该想到应对职场女性给予更多宽容和关心!怀孕分娩是女性的一次严峻考验,是一次脱胎换骨,女性生育是对社会、国家、民族的一份奉献。某学校某老师怀孕后爱岗敬业坚守讲台,只因为在一次家长会上穿了孕妇装,就被某家长偷偷拍照,举报到学校,发送到网络。请问这位家长,你对即将做母亲的女性有一份关心吗?对于孕妇的艰辛有一点了解吗?对更加不易的职场女性有一分宽容吗?

      更令人不解的是,该校领导,竟然给孕妇老师扣上“衣着暴露,师风不正,师德败坏”三顶大高帽。家长会,是老师与家长沟通意见、互通信息的见面会,与严肃端庄的课堂相比,完全可以宽松些。孕妇老师穿的孕妇装,也许色调、长短方面疏忽了,不很得体,校领导个别批评即可,如何与“衣着暴露,师风不正,师德败坏”挂得上钩?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更有甚者,还给予该老师全校通报批评,年度考核不及格,扣除所有年终绩效,三年不得评优评先!简直大棒飞舞,难以领教。这位老师已从教8年,算来年龄已过30,再不生育更待何时?校领导应给予更多关心,才是人之常情,才有人情味。

      学校是文化人才聚集之处,学校领导的境界应高于企业家。企业招聘常常暗中排斥女性,唯恐女性生育给企业带来损失。学校领导应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女性老师怀孕生孩子,主观上是为家庭的未来,客观上也关系着社会、国家、民族的未来。2021年中国出生人口降至1062万人,是1950年以来最低。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优化生育政策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今年,国家1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可见人口、生育问题越来越严峻,关涉国运。培养下一代的学校及其领导,不妨也关心下一代的出生,关心孕妇老师。
    2022-09-02 14:11:30 0回复
    0
  • 穿孕妇装何罪之有?
    一位很有责任心的女老师,为了带好即将迎考的毕业班,在怀孕八个月的情况下,仍然坚守在讲台上给学生上课,但在一次家长会上,因穿孕妇装被家长拍照向学校举报。结果该校给女老师全校通报批评、扣全年绩效及三年不得评优评先的处罚。本人真不明白,穿孕妇装难道有罪吗?

    怀孕八个月的女老师,天气炎热的夏天,穿宽松些的孕妇装开家长会,本来是一件很平常也可理解的事。有家长向学校举报,作为学校应体谅怀孕老师辛苦,耐心地与家长沟通一下。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学校竟然出重拳处罚老师。本人认为,学校此举是极不合情理的做法。其一、该老师快要临产,肚子越来越大,在炎热的夏天开家长会穿孕妇装,何从谈起“师风不正,师德败坏”?其二、学校见有家长举报,不分青红皂白就盲目开“罚单,是否太草率?其三、孕妇装并非奇装异服,学校对老师着装也并没有明确规定,怀孕女老师穿孕妇装被如此重罚理由何在?学校此举,让一个一心为教好孩子而努力工作的老师,确实令人心寒!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些家长把过多的责任推到老师身上,孩子成绩不好,怪老师没有教好;孩子在学校玩耍摔倒,怪老师没有看管好等等。这位拍孕妇照举报的家长也是过多玻璃心,担心老师着装影响孩子。其实,这位怀孕老师穿的孕妇装既不是透视装,也没有穿着给学生上课。有的家长对老师有某些不满,动不动就举报。有的学校听到家长举报,怕事闹大影响学校声誉,就给老师处罚,有的还要老师向家长道歉,极大地伤害了老师。本人认为,要搞好教育工作,应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作为家长,要理解老师,以宽容的心态对待老师。对老师的工作有看法,可与老师多交流沟通,不要轻易把老师推到对立面上去;作为学校,要善于关爱老师、体贴老师,勇于维护老师的合法权益。个别家长对老师有意见,要搞清事情真相再下结论,不要盲目开“罚单”,以免伤害老师。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老师也是常人,不要过多苛求老师。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只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尊师重教的氛围,教育事业方可更好发展。
    2022-09-02 11:59:02 0回复
    0
  • 应给职场孕妇更多关怀与宽容

    柏文学

      当我们用最美的语言和最真的情感来歌颂伟大的母亲时,当我们严肃地思考母亲决定着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时,当我们担忧老龄化社会急速到来人口失衡时,当我们期待年轻人勇生二三胎阻遏生育率不断下降时,同时就该想到应对职场女性给予更多宽容和关心?怀孕分娩是女性的一次严峻考验,是一次脱胎换骨,女性生育是对社会、国家、民族的一份奉献。某学校某老师怀孕后爱岗敬业坚守讲台,只因为在一次家长会上穿了孕妇装,就被某家长偷偷拍照,举报到学校,发送到网络。请问这位家长,你对即将做母亲的女性有一份关心吗?对于孕妇的艰辛有一点了解吗?对更加不易的职场女性有一分宽容吗?

      更令人不解的是,该校领导,竟然给孕妇老师扣上“衣着暴露,师风不正,师德败坏”三顶大高帽。家长会,是老师与家长沟通意见、互通信息的见面会,与严肃端庄的讲台相比,完全可以宽松些。孕妇老师穿的孕妇装,也许色调、长短方面疏忽了,不很得体,校领导个别批评即可,如何与“衣着暴露,师风不正,师德败坏”挂得上钩?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更有甚者,还给予该老师全校通报批评,年度考核不及格,扣除所有年终绩效,三年不得评优评先!简直大棒飞舞,难以领教。这位老师已从教8年,算来年龄已过30,再不生育更待何时?校领导应给予更多关心,才是人之常情,才有人情味。

      学校是文化人才聚集之处,学校领导的境界应高于企业家。企业招聘常常暗中排斥女性,唯恐女性生育给企业带来损失。学校领导应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女性老师怀孕生孩子,主观上是为家庭的未来,客观上也关系着社会、国家、民族的未来。2021年中国出生人口降至1062万人,是1950年以来最低。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优化生育政策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今年,国家1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可见人口、生育问题越来越严峻,关涉国运。培养下一代的学校及其领导,不妨也关心下一代的出生,关心孕妇老师。
    2022-09-02 08:46:38 0回复
    0
  • 让孩子看看繁华盛世
    一位身怀六甲的女老师,坚守在讲台前,只为不耽误同学们考试前的学习节奏。她穿着孕妇装召开家长会,被家长拍摄视频并且发布到了网络上,被冠之衣着暴露,有违师德的罪名。学校全校通报批评,扣除绩效奖金等处罚接踵而至。
    家长在没有经过女教师本人的同意下拍摄视频,本身就是不合适的,更何况孕妇着装就应该以舒适为主,穿孕妇装也在情理之中。女教师四年兢兢业业,学校就这一个着装问题,采取的一系列处罚确实有些“兴师动众”了。到底是家长太敏感还是孩子太脆弱?
    近年来,家长举报的新闻不在少数。动画片《奥特曼》被家长举报有暴力倾向且暗示孩子早恋,连电影《长津湖》都被举报太过血腥暴力等等。《奥特曼》讲述的是奥特曼如何打败敌人来努力保护地球的故事,《长津湖》讲述了中国志愿军是如何在严酷的环境下坚守阵地并且取得胜利的,这些故事传达给孩子自由,和平,责任等价值观念,又怎么不算是精神财富呢?
    只有让孩子知道战争的残酷,环境的艰苦,才能让他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珍惜脚下的每一块土地;只有让孩子知道世界的阴暗面,才能让他更加有勇气辨识危险,面对困难。过度保护如何能为孩子建立起判断能力?又如何能让孩子处理遇到的危险?家长塑造出来的保护罩不会陪着孩子们一起成长,对危险缺乏认知能力的孩子也更加让人担忧。与其滥用举报权力,不如以身作则,带着孩子去认识世界的本貌,在正确的引导之下认识危险,感知美好,才是真正的成长方法。
    孩子不应该只能做温室里的花朵,让他走出门来看看这繁华盛世吧。
    2022-09-01 23:32:07 0回复
    0
  • 当老师难 当女老师更难

    近日,一位怀孕晚期的女老师在教室主持召开家长会,因为穿着的孕妇装太过“透明”而遭举报,套上了衣着暴露、师风不正、师德败坏的“罪名”,女老师则受到了严厉的处罚:“全校通报批评、年度考核不及格、扣除所有年终绩效、三年不得评优评先……”此消息走红网络,惹得网友热议不断。我要为这位女老师鸣不平。
    孕妇装,顾名思义,是指女性在怀孕时穿的衣服。从图片上来看,女老师穿的是日常被大众认可的孕妇装,与社会上孕妇们穿的衣服和裙子没有多大区别,更不是奇装异服。况且,她只是穿在家长会上并不是学生的课堂。女性怀孕后,本应受到家庭和单位的照顾,有条件的可以提前休假养胎。老师这个职业有它的特殊性,一个萝卜一个坑,不请产假是不能雇用代课老师的。一个怀孕晚期的女老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精神可嘉,作为学校和家长应该感谢。这位举报老师的家长,如果是男性可能有点别有用心,恶意中伤;如果是女性应该同情,不要因为自己没有怀孕的经历,又为了表现自己而捕风捉影,伤害他人。
    学校的做法着实令人寒心。如果老师着装有失文明,学校可以提醒老师,提出批评,予以纠正,完全没有必要把它上升到师德师风的高度,进行处罚。一位女老师就是因穿了孕妇服被学校严厉处分,这不是惩前毖后挽救老师,是一棍子打死葬送老师的前程。别忘了,学校还有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保护老师的合法权益。
    “做人难,做女人更难。”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教育领域,做老师难,做女老师更难。在家庭,很多女老师经常会因为“别人家的”孩子忽略自己的孩子,长此以往,愧疚、纠结让她们难以释怀。在学校他们面临的学生考试、班级评优、职称评定等多种压力而产生焦虑抑郁。这种现象,不仅折射出女老师处于职业和家庭之间的“两难”,其背后是教育从业者压力大、教育资源紧缺等实质问题。因此,全社会都要重视教育,重视老师这个职业,善待老师,更要善待女老师。
    2022-09-01 07:51:51 0回复
    0
  • 苛刻的教育要求不能允
    近日,一名孕晚期的女老师坚守讲台,身着孕妇装开家长会,被家长偷偷拍下发到网上,指责其穿着不得体,引发热议。学校也给她扣上“衣着暴露、师风不正、师德败坏”的“罪名”,并予以全校通报批评、年度考核不及格、扣除所有年终绩效、三年不得评优评先等严厉处罚。笔者认为怀孕女教师“罪”不至此。
    在这世上,人们对于那些善良的人,总是过于苛刻。笔者翻阅网络上的相关信息,发现家长口中的“透视装”只不过是衣服里的内衬与老师肤色太过相近,加上孕肚明显将衣物撑起,从而引发了不好的猜想。据该老师本人所述:任职期间没有请过一次假,缺过一节课,孕晚期依旧站着连上三节课。这样一位老师可以称得上是兢兢业业,可她的敬业非但没有得到别人的尊重,甚至还收到了莫名的指责和一系列处罚,着实让人寒心。
    回看学校做出的反馈,一项一项严苛的处罚犹如一记一记重拳挥向这位老师。特殊时期穿孕妇装就是师德败坏吗?衣着问题处罚至此真的至于吗?在这位老师的微博原文中写道:因为没有提前报备、“插队”怀孕,领导话里话外的不满和责备让我如坐针毡。校领导到底是对于她不满已久,借机杀鸡儆猴,打击报复,还是为给家长一个交代,刻意加大处罚力度,堵住悠悠众口,维护学校形象,大家不得而知。但在笔者看来,不管是为何,这些处罚足以让一位爱岗敬业的老师对学校,对岗位产生怀疑,感到失望。
    近几年,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们的教育。教师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更是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生怕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句脱口而出的话,都会引发争议。笔者认为,这是家校之间的不平衡所致。他们将所有精力都聚焦在学校教育上,殊不知,家庭教育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该家长担心老师的孕妇装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的同时,更应该考虑一下自己偷拍并传播他人照片的行为是否恰当?是否会给孩子树立错误的处事观?在我国,该家长的行为侵犯了老师的肖像权,而他自己却不以为意,依旧举着“为孩子好”的“正义盾牌”,将恶意的“长矛”指向怀孕老师。试问,法律意识如此淡薄的家长,即使在学校为孩子营造了一个百分百“无菌”的完美环境,但与孩子关系最为密切的家,却处处是“细菌”,孩子在两处极不平衡的教育环境来回穿梭,真的还能如期望般茁壮成长吗?
    教育确实应该注意方方面面,但也不必吹毛求疵。多些人性的温暖,家校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共同促进孩子进步才是正解!
    2022-08-31 17:48:17 0回复
    2
  • 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苛责
    近日,某校一名女教师怀胎八月依旧坚守讲台,却因开家长会时身穿孕装,被家长以“穿着暴露、勾引学生”为由举报给学校,并拍照发到网上,引发网友热议。学校的处理是:给予该名教师年度考核不合格、扣除绩效奖励、三年内不得评奖评优等处罚并全校通报批评。对此,有的网友表示老师服装不得体,该罚,罚得好,但也有不少网友认为学校小题大做、处罚过当,替老师打抱不平。笔者认为,学校的处罚究竟合不合理关键在于老师的着装是否真的暴露。
    带着这一疑问,笔者在各大平台上进行搜索,很快便找到了家长所拍的照片。图片中的那名女教师身穿一件肉色无袖孕妇裙,裙子虽薄但不透,更算不上暴露。也许是因为怀孕后肚子太大,原本很长的裙子变得稍短,内衬部分也被拉了上去,这才给人一种“透视”装的感觉。
    “老师着装要表达的信息是尊严而不是刻板,是美丽而不是妖艳,是自信而不是寒颤,是高雅而不是富贵,是大方而不是怪异”这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为人师表”的要求。很显然,图片中这名女教师的穿着既不妖艳,也不怪异,是很正常的服饰,唯一欠妥的,不过就是贴近肤色的绸缎容易给人造成误会。这样一件小事,批评教育一下也就可以了,但学校却硬生生给她安上了“师风不正、师德败坏”的罪名,并处以如此严厉的惩罚,笔者认为,学校的这一做法未免有些矫枉过正。炎炎夏日,本就容易怕热的孕妇没有在家里歇着,而是挺着个大肚子,坚守在三尺讲台,这样一个兢兢业业的老师非但没有受到尊敬,反而因为一件孕装被众人误解、被家长举报、被学校通报,换位思考一下,老师怎么会不寒心呢?
    同时,笔者认为,不仅学校的处罚过于严厉,家长的做法也有些欠妥。老师和家长本应是站在统一战线上的一群人,倘若老师真的有做得不当之处,家长完全可以私下善意提醒,又何必站在对立的角度,用过分苛刻的眼光审判教师呢?毕竟,教师和家长的共同目标都是把孩子培育成才,伤害了教师,最终受害的又是谁呢?
    现如今,社会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身为老师,不仅要承受教学的压力,还要承受社会各界对教师行业的误解。人们似乎忘记了,教师不是服务者,而是贡献者。理解更多,进步才能更多,请给老师们多一份理解和包容,少一些不该有的苛责吧。
    2022-08-31 15:48:48 0回复
    2
  • 家长真是无聊至极。难道让孕妇装换成比基尼?学校也是眼瞎纵容一些家长的不端举报。
    2022-08-31 09:15:59 0回复
    1
  • 职场女性的“三期”维权
    首先我想简单阐述一下这则新闻的具体信息。信息如下:女老师怀胎八月,因为身穿孕妇装给学生上课,却因为身穿孕妇装被家长举报勾引学生。对此开了一场家长会,参加家长会的家长觉得这位老师穿的太过于暴露了,对学生的影响不好,便拍下来向学校举报了这位老师。结果是对这位女老师进行全校通报批评并扣除了全年的奖金绩效。
    再次我的观点是支持这位老师,为这位老师打抱不平。本人去看了一下当时的新闻图,认为老师身着的孕妇装并没有多暴露,并且老师在怀孕期间一直坚守岗位为学生们上课,对待工作尽心职守,却因为一件孕妇装而落的如此下场是有点难以接受的。
    作为女性,尤其是社会上的职场女性,在“三期”期间总是受到各种偏见。对此职场女性在“三期”期间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时,应该学会利用法律武器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位女老师在怀孕期间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坚持站在讲台上,有时连站三节课,直至预产期前一周才请假休息待产。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原因拖拉了学生们的课程,反倒因为身着孕妇装而被家长们倒打一耙,属实是伤人寒到心里,难道作为老师就不能怀孕不能穿孕妇装了吗?
    作为一个学生家长,连续偷拍多张老师的孕妇装,并将其传到网上,这是作何居心呢?如果真心为自己的孩子好,难道不应该是事后提醒一下老师吗?再说,难道学生家长不是这样过来的吗?同样作为女性难道不能换位思考,站在这位老师的角度想一想吗?这样的做法,不仅对老师,对学校,甚至对学生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伤害吧。
    对于这位老师所受到的一些处分,我支持她在“三期”期间利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三期”期间尽心工作的同时却因身着孕妇装而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我认为是侵犯了职场女性在“三期”期间的权益了。这位老师应该去进行维权。
    2022-08-30 21:55:23 0回复
    1
  • 学校跟不上家长,还是家长改变了学校,
    2022-08-30 20:29:21 0回复
    0
  • PAL
    开笔有言:不完整的信息就是个错误的信息。
    我只是想尽量把"孕装照"的来龙去脉复盘一下,力求以正视听吧。
    这事大概发生在五月中上旬某校(校名还是免了吧)。
    可从三个维度予以解读,我想。

    首先: 该老师自云意外"插队怀孕",事先没有报备。此时该校领导已就多有微词,甚至责备。
    (附:学校主科教师的课务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尤其是初中毕业班,不宜临阵换帅的,否则对学生的学习容易产生一定程度的波动)。
    这位老师本着"赎罪抵过"的心态,坚持站在讲台上,有时连站三节课,直至预产期前一周才请假休息待产。不能不说她是真正的爱岗敬业,视生如已出吧。并直言道:"身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我很遗憾没有陪孩子们走完这最后的升学路,意外的小生命打乱了原来的计划……"
    应该是在家长会上被某家长抓拍到了她当时是穿着孕妇裙(也只能如若此着装,孕妇嘛,衣着必须与日俱进)。
    但从其几张照片来看,她身着短袖带有内衬的连衣裙,客观地说,这身衣着与其肤色相近,尤其是裙摆较为清凉,其腿多少还是依稀可见的(我只想点到为止)。可能孕妇更易"上火"吧,似乎有一丢丢失之严谨不慎吧。

    其次: 作为一个家长,接连偷拍数张老师的孕妇裙装,且传诸网上,这该是怎样的玻璃心啊?如果真心为自己的孩子或孩子们好,不能会后悄声提醒一下吗?此照一出,可以说对该老师,学生(至少是该班的学生们),以及此校,近乎降维打击了吧。尤其是对这位孕妇老师兼班主任。
    事实上,这位老师也在网上吐槽学校了,甚至用了"………我真的想问问,你们(校领导)的良心何在?难道真的被狗(此处用的是狗的表情包)叼走了吗?"
    孕妇一何怒?只为尊严故。

    再其次:
    为何她会有如此强烈的情绪反弹呢?因为校领导给她的处罚是出奇的严格和无理:
    A:给她扣以"衣着暴露,师风不正,师德败坏"三顶骇人听闻的沉沉黑帽。
    B:全校通报批评,年度考核不及格。(这与当年的经济是挂钩的,小几W吧)。
    C:扣除所有年终绩效,三年不得评优评先等

    我暂不作评论,
    我怕墨水洒毒,
    我将真相复盘。
    2022-08-30 17:22:10 0回复
    2
  • 5061
    积分
  • 136
    博文
  • 969
    被赞

个人介绍

平常语(原常言道)栏目沿用“常州三人谈”和“博客周话题”的采编风格,每周在报纸版面及常州网博客发布话题,刊发围绕该话题从不同视角撰写的评论文章,面向社会各界征集稿件。欢迎某一领域有专长的研究者、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业界精英、评论爱好者等赐稿,请勿一稿多投。一经录用,稿酬从优。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08009317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